重庆桑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1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个人生活是唯一真实的生活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3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0 17:1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多人会按照集体标准去生活,去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曾经回复过一封读者来信,那位读者这样问:像你们女作家 这种瞧不起世俗生活的人,真的会幸福吗?然后她又说,像我 这种家庭主妇,觉得这样踏踏实实地生活、这样小小的幸福就 很好了。
这个读者的问题把“女作家”归为一类女人,把“家庭主 妇”归为另一类女人。当时我回答她说,实际上女作家也各不 相同,虽然都是以写作为生,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生 活,大家的差异性是很大的,有爱做饭、达到美食家级别的女 作家,也有不爱做饭、完全不进厨房的女作家,还有像我这种 虽然不是美食家,但是家常便饭也是经常做的。这位写信的读 者就是看不到个体的人,她把女人分成了两个阵营,把家庭主 妇这个群体和女作家这个群体完全对立起来看待,你觉得她这 个人能认识自我吗?我觉得很难。她把人都当成鹅卵石,拿着 这一池的鹅卵石和另一池鹅卵石做对比。她的认知里根本就没 有“个人”的概念,她怎么可能认识自我呢?但是好多人就是 这样,他们在接受各种理论的灌输和教育以后,没有了个体意 识,他们看别人是这样,看自己也是这样。
我特别喜欢荣格在这篇文章里的一句话,他说:“个人生活 是唯一真实的生活。”我们每个人从小过着集体生活,受着集体

的影响,很多人因此丧失了对个人生活的感知能力,觉得自己 就是⑷躺難石,要咖人过得-样,要有标准化的人生, 才能够得到幸福。因为没有个人生活了,人就特别容易被吸引 去实现社会雜触的綱目标,个人生祕醜㈣夺。比 如,年轻的时候-定要结婚生子、买房、混成中产、赚更多的 钱,要工作、麟力,都是类似成功学给出的指标,谁达到了
这些指标,雜贼功人士,齡感到幸福。
很多人被设定了这样的人生師后,从未曾认真地想过, 自己真正翻的是什么,对于自己来说,到底什么才是真正幸 福的生活。一个人接受了社会给他的幸福标准,就奔着这个目 标去努力了。他所谓的个人生活,是—个理论性的、145克鹅 卵石应该过的、标雜的个人生活,而不麟实的个人生活。 如果你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个人生活的话,你就没有个人,也没 有自我,你没有办法去真正地认识自我,这就是我们现实生活 中非常矛盾的地方。如果你永远按照社会标准去生活,想在一 个标准化的生活模式里认识真正的自我,无疑困难重重,这个 标准会反过来约束、压抑和干扰你,如此形成一个循环。
个体想融入社会是人之常情,也是生存需要,因为当我 们融入社会时,会获得一种安全感,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样 的生活会很轻松,毕竟如果跟社会格格不入,生活可能会遭 遇许多坎坷。就像河合隼雄说的,这样你就不会以个人的身 份去接受生活的冲击了。但是反过来说,你也要为这种安全感

付出代价,那就是牺牲掉自己真正的个人生活,去过一种符合 社会标准的个人生活。如果不是145克的鹅卵石,就努力把自 己打磨成完美的145克的鹅卵石,于是人们便渐渐活成了抽象 的单元,这样就无须为自己负责,也不用费尽心思去想自己的 人生目标。
另外一个让人们丧失个性的重要原因,是现代文明的统计 学理论化、科学化的发展,到处充斥着关于大数据的文章,用 数据的方式去认识、理解世界,被视为是进步的、现代的思维 方式。人们对科学理论的崇拜、对大数据的笃信无疑,导致更 多人将自己和他人都当作数据来看待,却从未想过,过度地依 赖大数据,将统计学、科学化视为理解世界的唯一途径,会造 成另一种认知障碍。大数据描述的世界似乎是条理淸晰、层次 分明的,这给人以安全感。但是当你和一个真实的人面对面的 时候,当这个真实的人就是你自己时,那个世界并不是那么清 晰准确、按照理论和逻辑存在的。一个可以很清楚地分析大数 据的人,依然有可能无法与他人沟通,无法真正地认识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